AG旗舰厅官方网站她们说08 不止是孩子所有人都需要爱和支持
发表时间:2024-01-14 20:07:27

  AG旗舰厅诗人惠特曼说: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,他看见最初的东西,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,在那一天,或者那一天的一部分,或者几年,或者连绵很多年。

  我们似乎默认,教育的主体是孩子,美蓓却说:“养育者更需要教育”。我们讨论什么是好的教育,美蓓提出疑问:“这和钱有关吗?”她在重新养育内心小孩的同时,也看到身边具体的人,并真切地为之动容:“所有人都需要爱和支持”。

  我是美蓓,1987年出生,今年36周岁。我有两年多长程心理咨询经历,我心理咨询师的流派应该是动力心理学,或者是目前一个比较新颖的流派。TA至今没有给我下一个定义,我是抑郁了焦虑了还是怎么回事,但TA经常和我说:“你是有非常多复杂性的创伤。”

  前段时间我每天都在发朋友圈表达观点,我不喜欢《我本是高山》,不是不喜欢这个电影,也不是不喜欢张桂梅老师。《道德经》说:大道废,有仁义,智慧出,有大伪。你提倡一个东西,就证明你缺了,那提倡张桂梅这么一个英雄式的人物,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,我们的教育到底缺了什么?

  我在丽江工作过将近一年半,丽江是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,当地女性其实非常被尊重,摩梭族是母系氏族,白族姑娘结婚后两头住。一些没有在丽江工作生活和深入待过的女孩,尤其是一些特别偏激的姑娘们,一直说“农村的男孩娶不到老婆就对了”,或是“她们必须得考学,考出来才是高山”。那真的有溪流,真的有沟壑,那些人就不值得活吗?

  比如像我,我没有很好的学历,我也有很多痛苦,但我觉得我现在活得很安全。我在很真实的活着,虽然经常不工作,但我收入还不错,还能持续这么长时间去找心理咨询师,每周很深入地聊聊我最近发生了什么。我很想和你讨论的问题是乡村,为什么TA就不能留在乡村?为什么就不能有学习不好的人?

  前段时间我突然想换个发型,想剪成板寸,和理发师沟通,他怕承担风险,或者我不懂他到底是怎么想的。他劝我:“女孩子剪短就不好看了,你还没有结婚,你要谈男朋友”。我说这都不是重点,重点是我想剪这个发型。

  上午剪的,没有剪好,下午我给他买了杯咖啡,说再修短一点。修完还是不太好,两周后头发特别厚,像小时候那种蘑菇头。我家小区门口有个东北大姐在剪头发,我不知道多少钱,肯定很便宜,老头老太太和小孩在那剪,我想我过去剪,她也剪不坏。一是我觉得东北女人比较虎,我拿个图去,她可能就按照图这么剪,再有一个我也想尝试一下。10块钱,剪得特别成功,层次感各方面我觉得都很好。

  我和她聊天,她说:“我今天上午剪了20个,我老公前两年身体不好,现在半身不遂,你看他骑个电动车在这晒太阳,我剪头发也不用照顾他。去年我们在云南,今年在海南,明年我想着还是去云南,因为云南可以待一年,海南夏天太热了。我剪一上午,中午睡到三点钟,去物业门口再剪,一天能赚三四百。”

  我就在想,这个姐姐,可以说是成功学的漏网之鱼。我们那有衡水中学,她不符合衡水中学的教育,也不符合世俗定义的成功。她说自己18岁出来当学徒,这么多年,她就拿着一把剪刀,带着一个半身不遂的老公。她老公想住清水湾,她现在也攒够了买海景房的钱。

  我之前非常气愤,在各种社交平台说我讨厌《我本是高山》,为什么溪流不可以好好活着?为什么溪流必须被奚落,好像有一种比较?但在我剪完这个头发以后,我发现它是一个不用我再去喊破喉咙也没有人听,或是别人都觉得你疯了,你特别偏激的事情。

  我从来不觉得张桂梅老师伟大,我可能是一种偏激,她是另一种偏激,怎么就不能有一个农村的孩子出去了,然后结婚相夫教子呢?大山里那么多留守儿童,一个高学历的母亲做全职太太,有什么问题?怎么就是浪费了呢?

  如果女人只能被定义成两种,要么就是学历很低,嫁人了被打,被逼着生孩子,要么就是不结婚,要有高学历和高收入,那这两种都是非常偏激的东西。

  为什么现在的舆论环境好像是,如果你是个女的,也是农村出来的,你不婚不育,竟然还不认同张桂梅的教育方式和造英雄式的宣传,凭什么?你肯定是男的装的,你是个抠脚大汉,你是个光棍,你要借人发声,你要迷惑这些女孩,让这些女孩不出大山,你就能娶到媳妇了?

  可能我和父母的关系有问题,我妈妈是老师,我爷爷是老师,在我成长过程中,老师也给过我很多创伤。比如说因为我爷爷是校长,批评教我的老师,老师就在课堂上批评我,我就对TA有一些隐形的攻击。我总是嚼口香糖,TA就和我妈告状,我妈在办公室当着很多人的面扇了我一巴掌,说不可以吃这个东西。

  小时候我和同学有冲突,我妈会说:“你怎么那么菜呀,你和同学都处不了好关系”,她就哭:“你这孩子怎么这样,这个孩子废了”。她说大人不能介入孩子之间的关系,但她没有告诉我应该怎么去处理。

  我在学校被人打,回家被我妈再嫌弃一顿,在这样的环境下我变得非常容易内疚自责。我当时不懂什么是对错,也不知道如何维护自己哪怕是一点点的权益。一个小孩没有被教育如何应对冲突,TA长大后可能依然不知道如何捍卫自己的边界感,遇到任何事情都会觉得是自己的错。

  我出生于河北某村落,位于两市交界处,属于三不管地带,非常贫困。到我二十多岁,县里主干道是马路,但到我们胡同没有水泥路,到了下雨下雪天,路上全是泥水。

  我的两个舅舅都在体制内工作,村里很多学习不错的孩子找工作他们也会帮忙,但我完全找不到他们。我是中专毕业,自己考了大专。小时候学习不好,比如过年,可能我压岁钱就是最破的那个,吃饭勺子是最旧的那个,舅舅舅妈们会说:“你要考100分,要不然你就得去扫马路了。”

  小时候,舅舅开吉普车回家,给我们带很多好吃的,那是村子里不会有的东西。表姐表妹穿的衣服,吃的零食,聊的动画片都是村里没有的。冬天,我们早晚喝稀饭,吃馒头咸菜,中午手擀面,也不怎么吃蔬菜。我只能在偶尔的时候,窥见都市繁华生活一个光亮的角,转瞬又跌入贫瘠匮乏沉闷的乡村生活,有一种很分裂的感觉。

  1995年,距离香港回归还有1000天的时候,我去,我记得广场上有个倒计时,我站在那儿拍了一张照片。回程路上,我在车上吃棒冰,就是外面是橘子味,里面是奶油的那种,吃完后我就睡着了。

  那会儿我总是流鼻涕,整个童年都非常尴尬,因为总流鼻涕,还总是没纸擦。大巴车上空调特别足,醒来我发现鼻涕快流到嘴里了,我想努力吸进去吞到肚子里。这时我听到我妈和小舅舅在聊天,舅舅说:“你们在家种地这辈子就等于烂掉了,两个孩子肯定不能这样,一定要抓好学习。”我妈说:“老二特别听话,各方面都很优秀,老大被她奶奶惯坏了,这辈子就完了。”

  我当时七岁,妹妹小我两岁,还没上学,我不知道大人们如何看出妹妹比我优秀,也不明白怎么判断一个七岁的小孩“这辈子就完了”?初中的时候,我做过一些比较叛逆的事,我忘了什么事,老师要叫家长。我妈说:“她奶奶给她惯坏了,我不去”。

  我就在想,孩子的被抛弃感和很多困境,是父母把TA丢下了。这个丢下是各个层面的,比如说陪伴或是缺乏沟通,我不认为支教行为其他人的闪现能给TA们带来实质改变,也许会带来更多分裂感。你穿的、你吃的、你谈论的,TA们都没有见过,大家都是人,凭什么呀?

  梦想这个东西,我不知道它是怎么有的,但我知道它是怎么破的。我本想炒股实现财富自由,结果亏得一塌糊涂。2017年,我30岁,借钱买了张机票到海南。当时海景房卖得非常好,我的收入很高,高到我这六七年,几乎都是靠那时候的收入维持生活。后面我就没怎么好好工作了,我没办法在一个地方坚持工作下去。经过两年的长程咨询,我目前认同我可以先不工作了。

  我一直觉得不是哪个人的一句鸡汤和励志就能点亮一个孩子的一生,点亮TA和毁灭TA的方法是一样的,一定是需要长期的陪伴和支持。有个笑话说,爸爸妈妈把小孩养大需要很多金钱和时间,有人问为什么不直接买个大的,因为大的已经被公司三千一个月买走了。

  那为什么我们不发展乡村呢?我在丽江待过,丽江有雪桃,那个桃卖得特别好。有个创业失败的姐姐去丽江,后来她卖这个桃子,年收入一千万。还有昭通的丑苹果、三七、鲜花饼。云南有旅游资源,那里的双面绣不次于苏绣。所以我一直说,我们完全可以振兴丽江本土的文化、经济。

  一个未成年人,TA没有选择家庭的能力,也没有养活自己的本事,如果我们能给更多成年人提供更多机会,让TA们留在家里,教育更多成年人应该如何对待孩子和教育孩子,是不是要比偶尔闪现一下,告诉孩子什么是光明,然后又留TA在黑暗里更好?

  你提到参加过的志愿活动,乡村女孩在纸条上写“为什么你们不早点来?”,潜台词可能是“我知道的有点晚了”和“其实我是得不到帮助的”。我见过的一些人,TA们可能经历过不好的事情,TA去告诉爸爸妈妈,或是留守的爷爷奶奶,TA们会说“不要说,别人不知道吧?”

  为什么小孩子会认为被侵犯是受害人衣着有问题,是谁告诉她们的?她们的养育者。我知道这样的志愿活动是有意义的,但我感受过那种撕开一个口子,看见光明,然后又被扔到无边的黑暗里。

  为什么我离开家,独立一个三亚的户口,不工作,坚持付相对比较昂贵的咨询费?因为我想把自己从痛苦里拉出来,但那些孩子们,TA们最痛苦的是什么?TA们的混乱来自于你告诉TA们什么是对的,但TA回家以后,TA赖以生存的人,TA信任的人,教TA学会吃饭、写字的人,告诉TA那是错的,不许发出任何声音。

  那些受过创伤的孩子,你抱她一下,她回家后还是在冰窖里。她本身一直在冰窖里,她可能适应这个温度,现在她暖了一下又回去,她可能要感冒了,可能更崩溃了。因为她的认知里,本来她觉得大家都是这样,现在发现不是这样,刚发现不是这样,现实又给她拉回去了,就等于把我们现在的人扔到清朝或是哪个朝代,告诉她就得守那个时代的社会规则,这可能会造成她的混乱。

  你提到柏拉图的洞穴寓言,但有个前提是,未成年人无法养育自己,TA们还需要有人照顾。即使我是一个成年人,且相对比较有主见,我还要找专业的人花这么长时间咨询,包括到现在为止我还处于一个并不是那么能正常生活的评价,那些未成年的孩子怎么可能选择是否要爬出洞穴?

  我会有代入感,会很难过的是,掌握着这些孩子人生走向,以及TA们能接受什么教育的人,TA们没有被教育。很多活动关注点在孩子,但是不是还可以到养育者?父母或是爷爷奶奶,TA们真的需要被教育。如果TA们没有被教育,就像我被同学欺负,回家后妈妈还说:“那肯定是你的问题,要不然人家怎么就欺负你?”小孩子会形成很大的分裂,因为那是我父母,TA们养护我,我信任TA们,觉得TA们说的是对的。

  也许未来有一些公益活动,是提供给养育者,告诉TA们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。只要孩子没有犯法,都要坚定地站在孩子这边,坚定地承认TA的情绪,慢慢沟通到底发生了什么。养育者要作为孩子坚强的后盾,支持TA,但好像社会认知也好,活动也好,很少有这方面的东西。

  我姥爷的爸爸,我们那儿叫老姥爷,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。他性格特别好,而且会记账,是会计,大家对他也很好。他以前是长工AG旗舰厅官方网站,家里没有地,正经的贫下中农。批斗地主的时候,让他上台讲讲是怎么受地主压迫的。他上去之后,笑了很长时间说:“我没觉得地主剥削过我,人家割麦子的时候还给我买麻糖(油条)吃,现在新中国新社会了,那我今天不干活,我也没有饭吃呀。”

  他去世的时候九十多岁,我那会儿七八岁。在我刚有记忆的时候,记得他在晒太阳,有时候在笑,有时候给我把糖。村里七大姑八大姨聊起他的时候说他傻,在那时候说这么不合时宜的话,可这话是非常真实的。

  你说大城市的人,可能有更多资源教育孩子,我想讲三个故事。首先我承认可能是我童年时期的创伤比较多,第二件是我咨询师经历的,TA在石家庄一些高中做自杀干预。石家庄算是二线城市吧,那些高中也是很好的学校,但我们看到的更多可能是背面的东西。

  家长给孩子钱,给TA们很好的东西,也带TA们找咨询师聊。有位母亲带小孩和我咨询师聊,说孩子物理考了12分,她一直拼命打电话要求咨询师去劝说孩子必须接受补习。

  那个孩子已经开始自残了,我咨询师问她:“你现在选择一下,孩子的生命重要,还是提高物理成绩重要?”她没有任何选择,脱口而出:“那TA就可以不学习了吗?TA不学习可怎么办啊?我不能接受。”我咨询师的原话是:“她没有看到孩子手上的划痕,那些不重要,物理12分比那些重要,物理不可以考12分。”

  为什么我讲到我老姥爷,又讲到这个事,就是真实,人们允不允许真实发生?这两件事看似没有什么联系,我再讲第三件事。

  元旦的时候我去兴隆吃肯德基,旁边坐了一对母女。妈妈穿着很正式,像是在体制内工作,保养得也不错,看起来不到50岁的样子。女儿肯定是成年人了。她们的餐品上来,女儿拿了一个手办说:“我喜欢这个,另一个我也喜欢。”妈妈说:“那咱们明天继续吃。”女儿说:“啥家庭啊,天天吃肯德基。”妈妈说:“没事,你吃一口,再吃点家里做的。”

  她们的套餐里有两个汉堡,有薯条,炸鸡腿什么的。妈妈看着两个汉堡,说:“我没吃过,吃哪个呢?”女儿说:“一个是炸的,一个是烤的,你随便选一个。”妈妈拿了炸的,尝后说:“这也不咋好吃,你要是想集齐6个手办,吃6次,还挺自虐的,要不带咱家亲戚来吃吧。”她看着女儿的汉堡问:“你那个啥味啊?”女儿说:“你吃一口。”

  我当时哭了,就是一个成年人被妈妈允许为了手办吃几个汉堡。我不玩手办,我被剥夺了很多乐趣,我觉得这道题不应该这么答,这道题应该是妈妈说:“这是垃圾食品,你干嘛要吃这个?这个小破人(手办)有什么用?99元的套餐买6次,600块钱你买6个小破人?”我觉得这是正常的答案。

  为什么我讲这三个故事AG旗舰厅官方网站,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富养孩子。她们不可能是条件不好吃不起汉堡,妈妈吃了两口就不吃了,她说这东西真的不好吃,女儿说小孩子喜欢吃,妈妈说:“对,你还是个孩子呢。”

  我感觉这是个科幻片,就在我眼前发生了一部科幻片。我周围或是我见过的这种“科幻片”特别少,我经常在想,可能真正的爱和允许,并不是花多少钱。她们互咬汉堡的时候,我把番茄酱挤了一身,那种感觉是,我看到了美。我第一次在身边看到美好,以至于我觉得挤出来的不是番茄酱,是烟花,我身边有一朵烟花在绽放,我看到了。我看过那么多心理学的书讲什么是好的亲子关系,原来真的有。

  那天是晴天,后来我开着车,酸酸甜甜地回家了,那是一个非常开心的遇见。我身边有很多像我舅舅家的孩子,都是学霸,好几个博士后,我妹妹也是硕士,但我看到了原生家庭给她们的影响。这样的情况下,有时候我偏激地认为学习不是万能的。在面对很多事情的选择上,并不取决于她们读了多好的大学,有多好的导师,就能避免人生的一些问题。我总觉得那个拿着汉堡和手办的女孩,她可能没有那么多痛苦和纠结。

  我加过一个追星群,里面大部分是和我年龄差不多的女性,可能年龄比我大一些,有的已经当妈妈,孩子在读初中。她们普遍学历非常高,消费力也很强。群里有个江苏的姐姐,说她们那经常有孩子跳楼,说这些孩子们就是太脆弱了。有个北大的姐姐,河南人,说她大一的时候父母给钱,后来就不给了,自己勤工俭学。

  江苏的姐姐说现在的小孩承受力太差了,家里条件都不错,还跳楼自杀。我说死和贫穷没有关系,和爱与支持有关,TA可能没有爱和支持。北大的姐姐说她也没有那么多爱和支持,高考的时候父母还在吵架呢。我说这是两件事,而且每个人承受能力不一样,我觉得这个孩子一定承受了很多。她说怎么就承受了很多,不可能。我说:“那反问一句,是不是你觉得这个孩子自杀就是因为富贵且娇弱?”她说:“对,我们这儿孩子自杀就是因为富贵且娇弱。”

  我现在讲还有那种血一下子涌进天灵盖的感觉。我和她们讲物理12分的故事,北大的姐姐关心玄学,问我那个孩子的八字;江苏的姐姐问孩子妈妈是不是单独抚养,夫妻感情是不是不好,是不是她工作压力太大了。她们认为死去的孩子以及物理考12分孩子的心声和感受不重要,她们共情妈妈,在给妈妈找理由。

  因为话语权掌握在我们成年人手里,不在孩子手里。这可能还是回到刚才讲到,要教育养护者,给TA们提供培训或干预。你提到上海14岁跳楼的女孩,她在遗书里写“榻榻米我用鞋踩过,用抹布擦干净。”你说她得多绝望,带着多少眷恋?

  在我接触的专业的心理学上,她已经严重自毁到什么程度,就是“对不起,我打扰了这个世界”,连那个脚印都要擦掉,就是她已经想消失掉,一点儿痕迹都不留。自杀,有的时候是出于愤怒,就是“我死了,让你们难受去吧”,有的时候是出于愧疚,愧疚到没法活着,我呼吸都对这个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和伤害。

  这些东西都来自于养育者,不停去给TA们灌输,要么是压制,要么是羞辱,才会造成这样的过程。我不认为江苏那个姐姐是恶魔,我也不认为她真的不爱她的孩子,但她在讲述中,坚定地说“对,我们这儿的孩子自杀就是因为富贵且娇弱”,她去共情那个妈妈的时候,你就能看出来,这个成年人也没有得到过爱,她现在也身处困境。

  很难受的是成年人的痛苦会转嫁给孩子,孩子没有办法,只能承接,孩子没有地方可以作为出口。我不认为江苏这个姐姐是不需要人去关爱的,恰巧她是更需要人关爱的,只是我可能给不出去,因为她伤害到我认知的公序良俗。就我所学的知识和认知,我知道她非常可怜,且可能比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关爱和干预。

  我一直在讲,即使是成年人,也需要这个东西。不是教育,是真的看到TA们的悲伤和愤怒,给TA们一些支持。我总觉得,没有一个人是需要被教育的,所有人都需要被爱和支持。

  比如我现在自力更生,我的钱都是我赚的,即使我现在躺平不工作,那我有什么错,我没有杀人放火。为什么我们会陷入焦虑,是因为社会给我们的感觉是,年纪轻轻竟然不工作?好像谁都缺乏,不是乡村缺,也不是说大城市缺,是普遍的,好像每个人都缺乏这种被理解,被支持。只要TA没有违法,没有主动伤害任何人,每个人都应该得到理解支持,允许TA以自己的意愿去生活。

  咨询师和我讲过一个事,前几年很多心理咨询师或是医院的心理科,TA们觉得来访者聊到三次或是几次以后,就要有一个描摹,像我一开始讲的,到底是抑郁了焦虑了还是怎么回事,要有一个诊断。

  但我咨询师的流派主张,不可以这么早下结论,一旦贴上标签后我们可能会受到某种暗示。我们如何更好地把情绪发泄出来?就是信任。任何一个人,只要没有犯罪,都能得到支持、爱和理解。

  我在长程咨询中,收获的最大自由是我发脾气,不高兴,因为焦虑产生重大躯体化,比如血压升高,很暴躁,这些情绪是自由的。我问咨询师怎么办,TA说先这么着吧,你可能需要先这么着一段时间。基于我们已经咨询两年了,我对TA很信任,TA第一次讲的时候,我当然要疯掉了。

  TA和我讲的理念是:你的情绪也好,精力也好,是一个巨大转动的齿轮。你现在希望它停下来,它不是一下子停的,它有个惯性,这个齿轮可能还要转一段时间,而且还会有习惯性重复。比如一个小象,它长大过程中一直被拴着绳,等它成为大象,它脱不开那个绳子,脱开它也不知道该干嘛。

  在反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得到支持,被看见越多,我们可能才会显现出崩溃的情绪。你提到有的人在做心理量表时会掩饰答案AG旗舰厅官方网站,比如问过去一周内有过多少次自杀念头,TA选没有,但可能真实情况是TA已经想过无数次了。

  站在专业角度解释,如果是大量表,它是有陷阱的,也许TA在前面回答没有自杀念头,但后面的问题可能会揭示真相,而且量表只能测试出一段时间内的情况。为什么很多人在做量表,或是表露很大压力和情绪的时候,仍然放松不下来?因为没有被看见,没有安全环境,没有被支持。

  我们有社交礼仪,我们得穿衣服,我们成年人不可能坐在一个地方就哭,对吧?所以就形成了巨大的假面。这个时候最危险的是,如果压力再过大,TA可能会做出很多应激行为。一个人在压力很大又得不到宣泄,没有被看到和爱的情况下,TA可能踢猫打狗和欺负孩子,TA只能向弱者开刀。因为TA也很难受,自救的情况往往是这样。

  所以还是重复在讲的,每个人都需要被看见、被关爱、被支持。情绪自由最大的价值,不是说积极乐观向上,是哪怕我现在在诗和远方,天天面朝大海,这么好的情况下,我也能不高兴,这才是真的自由。我没必要天天高兴,我没必要天天都是有收获的。我允许自己没有意义,允许自己不高兴,我觉得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状态。

  我特别想和自己说:你小时候吃了那么多苦,因为性格里的缺陷,断断续续地,拥有过很好的工作,去过很多地方,结果又好像是失去了一些。你不愿意去社交,因为我明白你的经历决定了你现在是这样子的。这样的你,起码是需要被自己心疼和好好呵护的。我不可以再站在别人的观点和角度去指责我“你怎么那么格格不入?”,我要站在我自己的这边。哪怕有一些嘈杂的声音,我就是要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,跟所有的人说:“我就愿意这个样子”。你们如果来指指点点的话,是你们不好,不是我的问题。

  前段时间我看综艺,有位嘉宾说:“最伤害感情的往往是一方觉得我在让你做对的事情。”这句话砸到我脑子里,就好像脑袋里有个钟“嗡”了一下。在我理解,这都不是伤害感情,是在伤害生命能量。

  所以无论什么时候,你都要坚定地站在自己这边。如果TA们的声音非常嘈杂,你一定不要以为是自己错了,去听自己真实的声音。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被看到,自己的情绪也好,自己的愿望也好,需要被支持被肯定。如果没有那样的人,我们要第一个做这样的人,永远站在自己这边去面对世界,温暖也好,考验也好,冷言冷语也好。

  我希望人生体验计划,可以提供一个窗口,带你去看看那些你感兴趣的,却不那么了解的职业。

  你可以自己用文字记录下来,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;你也可以在和我们的沟通交流中,由何久居写作者执笔,梳理出来。